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不断强调,这也是我们来到大姚之后,奔波于各个乡镇时最常见到的标语。大姚居住着22种少数民族,呈现各民族杂居的特点,而要真正团结各少数民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能为各民族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发挥出重要作用。
2022年7月8日至9日,人文艺术学院同校团委到楚雄州大姚县集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上午,全体队员乘车前往赵家店镇。在当地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该村进行了情况调研和普通话推广,并在毕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彝族火把节文化与紫丘村异地搬迁历史。该地村民多属异地搬迁户,且留守村民以老年人为主,与外界联系较少,所以大部分都不会讲普通话,经过我们的讲解普及后,村民对普通话重要性认知程度加深,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午,一行人又驱车前往湾碧乡,湾碧乡距大姚县城约168公里,驾车需4个多小时。在湾碧学校各位领导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该地天气炎热,最高可达40摄氏度左右,条件十分艰苦。
在当地学校的配合下,由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梁兆珍和人文艺术学院学生杨峰淇分别给当地中学和小学300名学生进行普通话推广讲座,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积极活跃,气氛热烈十分热烈。
当我们从湾碧中心学校离开时,还有学生挥手向我们告别,看着那一个个烈日下的身影,看着他们校服后印刷着的:梦想 感恩 自律 自强的校训,我们一行人眼睛湿润,久久沉默。
7月9日,全体队员乘车前往大姚县三台乡进行考察调研和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在三台乡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支持下,我们为当地十余名村民进行了普通话推广的宣讲,并发放了普通话推广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时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一堂生动且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本次人文艺术学院师生通过推普活动,真正走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摸真情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长真才干。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致力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中华文明赓续绵延注入青年力量。